目前的購物車是空的!
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
商品庫存不足留言
☆限量編號 史克里亞賓的《狂喜之詩》可以說是他身為作曲家創作的一種總結。史克里亞賓專注在管弦樂的作曲與神秘主義,發展出以四度音堆疊的「神祕和弦」,而「狂喜之詩」便是他大量採用「神祕和弦」之作,此曲並不只描寫感官的慾念,也非宗教的狂喜,而是藝術創作的狂喜,大膽的作品技巧與華麗的音色,加上過於龐大的規模,令人震撼。至於柴可夫斯基在他早年譜寫的幻想序曲《羅密歐與茱麗葉》中描述了兩個世仇家族之間的鬥爭,以及這對情侶的柔情浪漫,其間對比強烈。巴拉基列夫帶領柴可夫斯基關注莎士比亞的悲劇,為了表達感謝,柴可夫斯基將此曲題獻給巴拉基列夫。